教孩子以艺术的方式看待世界
2021-12-24 08:47:00  来源:扬子晚报  
1
听新闻

在南京市遴选了8所学校展开试点,邀请书法、音乐、舞蹈、影视等5位艺术名家作为志愿者,走进校园与学生面对面——由江苏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指导,江苏省文化发展基金会、南京市教育局、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扬子晚报主办的“艺术普及教育进校园”公益项目正式启动至今即将“满月”,成效如何?本报记者近日走进多所试点学校一探究竟。

据了解,本学期的“艺术普及教育进校园”项目定位为试验性、示范性,以线下学校课堂教育为主、融媒线上互动学习为辅,推出书法艺术系列课、身心舞蹈训练课、春光电影教育课、合唱系列普及课、竖琴系列普及课五项课程。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王雪瑞 王颖

摄影 张思伟 罗皞

不只教技能,更要传递艺术思维

在采访中,几位艺术大咖纷纷表示,希望通过这样一个公益项目走进校园和孩子近距离交流,“我们不是简单的教会孩子一个艺术技能,而是教孩子怎么以艺术的方式看待世界。”江苏交响乐团常任指挥、国家一级指挥、上海音乐学院教授程晔认为,任何事物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都是艺术,他表示,希望参与到艺术普及教育进校园项目的这些孩子,在进入大学走上社会之后,能够用艺术的眼光看待事物,面对世界有更多维度的思考和理解。

江苏省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院长许薇教授领衔的身心舞蹈训练课不设定固化的肢体动作,而是让学生通过自由的身体经验来表达情感,许院长表示,希望通过这一弱化技能培训的“非典型”舞蹈课,让学生们唤醒自我,感知身体和时空,探寻生命的律动,尽情领略艺术之美。

大咖助力,提升“5+2”课后服务品质

在“双减”背景下,艺术普及进校园公益项目将艺术大咖请进校园,极大丰富了学生的课后服务内容,提升了学校的美育工作质量。南师附中新城小学校长杨树亚表示,学生与不同艺术专业的大师面对面,带给他们的不仅是知识的传递与技能的点化,更重要的是,在孩子们成长时光里留下“大师的足迹”,激活他们对一门学科、一个领域的渴望。杨校长告诉记者,艺术普及教育进校园项目不仅让新城的孩子们加深了对书法的兴趣,更为学校“十四五”期间“美学”研究增添了一股“外力”。“书法大师赵彦国带给新城小学孩子们的书法课,其价值不仅仅在每周一次的校内课堂,更在于丰富了我校学生‘陪伴者’的资源,让孩子在翰墨书香中洞见了书法世界的远方。”

致远初中副校长沈磊说,艺术普及教育进校园把大师请到了孩子们身边,在艺术家的带领下,孩子们不仅走进艺术殿堂,更能在探索中表达自己,探索更全面的审美认知。“艺术是有灵性的,它可以与学生对话。我相信在这样的艺术浸润中,同学们能够充分认识自己、认识他人,建立起对社会的感知。”

附:艺术普及教育进校园

公益项目试点学校

南京市第一中学

南京市玄武中等专业学校

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

南京市致远初级中学

南京市力学小学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小学

南京市小营小学

南京市圣玛丽海峡城幼儿园

标签:南京市;艺术;校园
责编:王凰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