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是一切活动的基础和前提,创建平安校园是保障学生身心发展、维护学校和社会安全稳定的重要手段。在当前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下,高校学生面临更多更严峻的安全挑战。高校应从安全教育出发,完善安全教育体系,探索高校平安校园建设模式,为高校师生提供更加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
构建联动式领导机制,统筹平安校园建设
在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高校教育趋向开放化、多元化,带来更为复杂的安全挑战,对高校平安校园建设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然而目前部分高校依旧沿用传统粗放式的安全管理模式,简单地将安全教育工作交由保卫处负责,导致安全教育难以有效开展、平安校园建设成效低下。对此,高校应将校园安全建设作为重点任务,创新调整原有的安全管理模式。通过构建联动式领导机制,赋能安全教育顺利高效开展,统筹平安校园建设。
重视顶层设计,明确发展方向。安全教育在高校平安校园建设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从顶层设计入手,构建统抓统管、上下互动的管理机制,建立由校主要领导负总责、相关处室及各院系各司其职的核心领导小组,打造自上而下的安全教育格局。同时制定实施方案,形成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完善沟通协调机制,细化各方职责。高校平安校园建设过程中,还需明确安全管理机制中各部门的职责。一方面,积极协调保卫处、学工处、各学院等部门,打破以往安全教育中存在的“各自为政”的壁垒。另一方面,高校应加强与当地社区、其他高校之间的沟通协调。可与应急部门、公安机关等,构建安全信息分享、综合处置、协调善后等全过程的长效协调机制。通过内外联动的方式,将课堂上的安全教育真正落到实处,从实践层面推动高校平安校园建设。
推进系统性安全教育,提高校园建设成效
高校平安校园建设是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安全教育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当前教育实践来看,高校对学生安全素养的培育水平,直接影响平安校园建设的成效。但由于安全教育的特殊性质,再加上教育队伍素养有所不足,使得高校安全教育开展过程中常常面临“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久而久之,安全教育成为单纯的理论课程,难以为高校平安校园建设提供助力。因此,高校应基于问题导向,针对性增强安全教育人员素养,构建系统性的安全教育机制,以提升平安校园建设成效。
加强教育队伍建设。高校平安校园建设过程中所需要的安全教育,并不单指狭义的课堂教学,而是指学生在校园范围内所接触到的各类安全教育,也就是广义范围内的安全教育。因此,高校安全教育所涉及的教育主体不只是相关教师,还包括其他教育人员。一方面,发挥辅导员队伍的重要作用。辅导员处于学生工作一线,能够快速掌握有关学生安全工作的信息,是开展安全教育、推动平安校园建设过程中最直接、最有效的参与主体。因此,高校应切实加强面向辅导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活动,增强辅导员安全教育意识。另一方面,深度开展警校融合联动机制。高校可以在安全教育实践中将与政府职能部门的联动机制纳入平安校园建设中。例如,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南京市公安局、消防应急救援大队等部门,在校园内深入班级、宿舍开展不同主题的安全教育,致力于提高全校教职工及学生的安全意识。此外,学生是决定安全教育成效的重要主体,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在每个班级都设立了安全委员,以点带面,培养了一支能够助力平安校园建设的优秀学生队伍。
构建安全教育体系。安全教育贯穿高校学生成长发展过程始终,是高校平安校园建设中最有力的举措。高校应认识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创新教育内容与形式。一方面,建立“三全”安全教育长效机制。根据学生从入学到毕业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安全风险,针对性开展安全教育,使安全教育融入高校教育各环节,对所有学生全覆盖,实现平安校园建设常态化。例如,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增强新生安全意识,在其入学前就将新生安全须知、安全读本、安全知识教育平台的学习要求等,随同录取通知书一起邮寄给学生。另一方面,创新安全教育形式。为提高安全教育实效,高校应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创新实践形式。例如,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利用新媒体宣传、模拟逃生、安全竞赛等活动,面向全校师生广泛开展宣传和安全教育。同时,立足学生实习环节,组织召开学生顶岗实习安全教育大会等,帮助学生不断提升安全素养。
聚焦重点性治理环节,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高校平安校园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在进行系统性安全教育的同时,需要树立危机意识,关注日常校园活动中容易被忽视的安全隐患,将其作为重点性安全治理环节。一方面,建立隐患排查机制。以学校、部门及院系分级分层的管理结构,对校园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行动态化、闭环式处理,始终掌握安全教育的主动权。例如,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围绕省教育厅关于校园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的总体要求,采取层层落实的安全检查工作方法,着力推动校园安全检查工作机制常态化。另一方面,建立风险预警防控机制。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整合校园安全信息,开发校园安全风险预警平台。通过智慧校园监控和分析学生数据信息,及时发现和化解安全风险,不断深化平安校园建设。
(作者周家明 单位: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