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四维协同
2024-09-19 10:43: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贾学军  
1
听新闻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构建科学有效的协同机制,不断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有助于解决当前思政课在各学段存在的课程目标衔接不够紧密、课程内容设置重复、教学方法单一化等问题,有效地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提高思政教育的质量和效果,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发展。

目标协同

制定明确的一体化课程目标体系。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是确立清晰、连贯且层次分明的课程目标体系。在小学阶段,重点应放在培养学生的基本道德认知和良好行为习惯上,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游戏等方式,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激发他们对美好道德品格的向往。初中阶段的课程目标应逐步深化,注重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公民意识和基本的政治素养。高中阶段则要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和理性思维能力,引导他们深入思考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等重大问题。到了大学阶段,思政课目标应更具专业性和前瞻性,使大学生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复杂的社会现实问题。通过这样从低到高、逐步递进的目标设定,逐渐形成一个有机衔接、相互贯通的一体化课程目标体系,确保思政教育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建立目标导向的教学评价机制。为了确保一体化课程目标的有效实现,必须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评价机制。评价指标应全面涵盖知识掌握、能力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等多个维度,不仅关注学生对思政理论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更要注重考察他们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在实践中表现出的道德行为和社会责任感。在评价方式上,应采用多元化的方法,包括课堂表现评价、作业评价、考试评价、实践活动评价等。同时,评价主体也应多元化,除了教师评价外,还应引入学生自评、互评以及家长评价等方式,使评价更加客观、全面。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机制,能够及时反馈教学效果,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改进,从而有力地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进程。

内容协同

统筹规划一体化课程内容。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需要对课程内容进行精心的统筹规划。首先,要依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梳理出思政教育的核心主题和关键知识点,并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顺序进行编排。例如,在爱国主义教育方面,小学阶段可以从热爱家乡、热爱学校入手,让学生感受身边的美好;初中阶段则拓展到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和发展成就,增强对家乡的认同感和自豪感;高中阶段进一步深入到探讨国家的发展历程和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责任感;大学阶段则上升到研究国际形势下的爱国主义表现和国家利益维护,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爱国情怀。其次,要注重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打破学段之间的界限,避免学段之间课程重复和脱节。此外,还要及时将党的创新理论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融入课程内容,使思政课始终保持时代性和鲜活性。

开发校本课程和特色教材。在统筹规划一体化课程内容的基础上,鼓励各学校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地域文化和学生需求,开发具有针对性和特色的校本课程和教材。校本课程的开发应充分挖掘学校的历史文化传统、优秀校友事迹、当地的红色资源等,将其转化为生动的思政教育素材。特色教材的编写要注重内容的生动性和可读性,采用图片、案例、故事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要加强不同学段教材之间的衔接和呼应,形成一个相互关联、逐步深化的教材体系。例如,小学教材可以以绘本、故事书的形式呈现,初中教材增加案例分析和讨论环节,高中教材注重理论阐述和深度思考,大学教材则更加强调学术性和研究性。

方法协同

推进多样化教学方法的融合与创新。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要求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的需要,灵活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并注重方法的融合与创新。在小学阶段,教师可以通过讲述生动有趣的故事、播放动画视频、组织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思政教育。初中阶段,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高中阶段,教师可以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让学生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阶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学术讨论等活动,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

加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平台等信息技术手段,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效率。特别是网络平台的应用,可以为思政课教学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教师可以利用在线课程平台,上传教学视频、课件、练习题等资源,方便学生自主学习;还可以通过微信、QQ等社交软件,与学生进行实时交流和互动,解答学生的疑问。此外,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等新技术也可以应用于思政课教学中,让学生在虚拟场景中体验历史事件、感受社会变革,增强教学的沉浸感和体验感。

师资协同

加强师资培训与交流。提升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是实现一体化建设的关键。因此,要建立常态化的师资培训机制,为教师提供持续学习和提升的机会。培训内容应涵盖思政理论的前沿动态、教学方法的创新应用、学生心理特点的研究等方面。同时,要加强不同学段思政课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可以定期组织跨学段的教学研讨活动,让教师分享教学心得、交流教学经验;还可以开展校际之间的教师交流活动,安排教师到不同学段的学校进行挂职锻炼,增进对各学段教学情况的了解。

组建协同教学团队。为了更好地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应整合不同学段的优秀教师,组建协同教学团队。协同教学团队的主要任务是共同开展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等活动。在教学设计阶段,团队成员根据一体化的课程目标和内容,共同商讨教学方案,明确各学段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设计合理的教学流程和教学方法。在教学实施阶段,团队成员可以相互听课、评课,及时反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共同研究改进措施。在教学评价阶段,团队成员共同制定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综合评价,为教学改进提供依据。

此外,还可以建立联合教研机制和协同创新机制,组织学校的思政课教师开展联合教研活动,共同探讨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应用,鼓励教师和相关研究人员开展合作研究,探索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新模式、新方法和新途径。

(作者为南京晓庄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标签:
责编:王玥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