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立足三“聚”三“答” 助力“银龄”幸福生活
2024-09-05 18:48:00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  作者:李菁华 胡柏 王家兵  
1
听新闻

近年来,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把准这一时代脉搏,立足思政育人根基,以党建引领“银龄”服务,聚焦课程改革、志愿服务、社区共建三个维度,答好“老龄化”的时代考卷、暖心考卷和共建考卷,将尊老敬老爱老的中华优秀传统美德融入思政课前课后,为提升老年人的幸福感贡献自己的力量。

聚焦思政课程改革,答好“老龄化”时代考卷

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秉持思政底色加行业特色的教改理念,积极推动思政课程改革,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与关爱老年人的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紧密结合起来,引导青春携手“银龄”,厚植青年关注“银龄”、爱护“银龄”的情怀。如针对学校老年保健与管理专业学生学情调查中突出的专业认同度低等问题,特别设置“当你老了”情景模拟体验,邀请学生穿戴教具扮演老人,在情景模拟中体会老人日常生活中可能会发生的多类紧急情况,切身感受老年人身体功能退化后的生活不便,让学生在“虚实结合”中唤醒对老龄生活不便的理解和共情,进一步提升专业认同度,助力“青春养老人”成长行稳致远;再比如针对网络舆论环境纷繁复杂的背景下,部分自媒体以“厌老”话术制造群体对立的情况,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家庭美德等教学环节中,设置“中华民族为什么是一个自古崇尚尊老爱幼的国度?”“为什么说关爱老人,也是关爱明天的自己?”等小组讨论,引导青年大学生学会从国家、社会的广阔视域下思考尊老爱老敬老的现实意义,进而筑牢中华民族固有的道德价值根基。

聚焦青年志愿服务,答好“幸福养老”暖心考卷

当前伴随着社会养老服务不断加强,老年人在“物质养老”得到基本满足后,“精神养老”需求日益凸显。今年,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带领学生走进白马社区养老综合体进行志愿服务活动,为老人表演节目,与老人闲话家常,共同制作香囊等,通过多种“接地气”的特色志愿服务活动,丰富了老人的日常生活,让老年人切身感受到了来自青年一代的温暖和关爱。通过这堂“行走的思政课”,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不少同学在志愿服务活动后表示,只有通过现场与老人们的沟通接触,才能体会老人们的所盼所求,才能真正理解国家养老政策的良苦用心,进而深化了学生尊老爱老的价值认同。

聚焦校社互联互动,答好“友好型老年社区”共建考卷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晃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召唤另一个灵魂。思政老师要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就要发挥好“银龄”服务的示范带头作用。马克思主义学院聚焦老龄化社区问题,与南京市浦口区江浦街道烈士塔社区党总支、南京市浦口区江浦街道白马社区党总支开展结对共建活动,整合双方资源优势,凝聚发展合力,共同探索“友好型老年社区”建设。一方面积极发挥银发人才“传帮带”作用,打造政治强、情怀深、业务精的思政课教师队伍。马克思主义学院邀请烈士塔社区老党员柯传华作为“成长导师”,为学院青年教师讲授专题党课,“以老带新”激励教师学榜样做先锋,培育思政课后备人才。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思政教师“主力军”作用,在养老服务的“社会大课堂”中乐为、敢为、有为。近年来,学院积极鼓励思政教师走出去,为社区老党员开展理论宣讲,将思政小课堂在社区基层治理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马克思主义学院还结合学校中医药特色优势,积极为社区和学校搭建桥梁,如针对当前大火的社区养老“医养结合”的理念,学院适时邀请药学院、临床医学院等专业教师为老人带来居家常用药品指导、健康管理等社区讲座,提升老年人的健康素养。

未来,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继续坚持“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融合发力,打造“银龄”服务特色品牌,让学生在社区基层中上好“社情民生”思政课,在社会服务中用心感应时代脉搏。

通讯员 李菁华 胡柏 王家兵

标签:
责编:孙骏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