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美贸易争端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之一,无论学界还是民间对此都关注颇多。而事实上,在百余年来的全球贸易领域,与美国发生过贸易争端的国家,或者说被美国从经贸方面施以粗暴干扰、打压的国家,远不止中国一个。在新近出版的《帝国陷阱:美国政府如何保护海外商业利益》一书中,美国国际商务专家诺埃尔·毛雷尔以菲律宾、玻利维亚、巴拿马、多米尼加、墨西哥等国多个具有深刻意义的案例,系统剖析了美国政府是如何通过干涉他国内政,来实现保护自身海外商业利益的。
书中写道,上世纪20年代,美国因对玻利维亚政府的不信任而进行财务干预,要求成立常设财政委员会,三名官员中的两名必须由美国各银行指定。根据合约,常设财政委员会将获得管理部分税务体系和有限制地调整税率的权力。在美国的重压下,玻利维亚最终签署了该协议。随后,常设财政委员会立刻开始了对玻利维亚采矿行业的审计,并很快征收了520万美元,而这些收入仅占该委员会存立七年间所征总收入的2.4%。在此期间,常设财政委员会还牺牲债权人的利益,让玻利维亚的锡矿企业受惠,这是因为美国投资者占有该国锡产业的大部分股份。
然而,“大棒”并非总能得逞。书中提到,1918年美国以“挪用定向贷款”的罪名向巴拿马施压,要求该国接受一名完全“控制和主管国家财政”的美国财政代理人,并很快到任。随后几年,美国却没有看到想要的结果。原因是巴拿马规避了美国的财政控制,在批准相关法案时,完全绕过了财政代理人。当美国公使馆提出抗议时,巴拿马总统波拉斯宣称财政代理人办公室是违宪的。美国随之施加的压力,迫使波拉斯改变了决定,但巴拿马官员们继续设法回避美国的要求。美国政府最终承认,在巴拿马的财政代理人并不比一名顾问发挥更多作用。
诺埃尔毛雷尔认为,一旦美国某届政府承诺代表美国投资商出面予以干涉,以保护其在海外的财产等权益,那么未来的政府要想避免此类干涉就更加困难。如果某位总统令人信服地承诺动用美国的强大势力保护海外美国财产权益,那么,这个国家可预见到的投资风险就会降低,更多的资本就会大量涌入。未来的政府可以拒不履行含蓄的承诺,但是这样一来必然带来政治成本,政治成本越大,投资商拥有的财富所面临的风险就越高。简言之,代表海外投资商进行的成功干涉,将引致更大的海外投资;而这些更大的海外投资一旦受到危险,又会制造成更大干涉压力。这就是所谓的“帝国陷阱”。
美其名为保护海外商业利益,其实质却是通过破坏甚至摧毁他国经济来实现的。《帝国陷阱:美国政府如何保护海外商业利益》一书,从侧面拨开了美国外交政策及其商业界错综复杂的层层迷雾,清晰地揭露出了一套以自我为中心的美国经济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