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服务新区三年行动计划开局之篇:上下一心统布局 四轮联动齐推进
2020-06-19 11:26: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讯(通讯员 刘晓蓉)为了全面打造“创新驱动、区校一体”的全国高新区高职教育新吴模式,投身无锡高新区高质量发展新征程,2019年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启动了《服务高新区(新吴区)三年行动计划》,从人力资源供给、科技服务、社区服务、文化服务等方面系统对接高新区需求。行动计划实施一年来,学校围绕一供给三服务,采取了一系列创新举措致力提升服务新区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并取得显著成果。

人力资源有效供给

人才培养与有效供给是学校服务高新区的核心价值,学校一方面全面关注新区的经济社会需求,培养“了解高新区、热爱高新区、扎根新吴区”的技术技能人才;另一方面紧跟时代脉搏,培养“有新思想、懂新技术、会新生活”的新一代新吴建设者。通过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来实现服务新区经济发展的职能。

精准调研明确方向

2019年4月,学校召开高新区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调研会。会上,新吴区人力资源管理中心,以及SK海力士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无锡村田电子有限公司、捷普电子(无锡)有限公司、苏南硕放国际机场有限公司等10余家重点企业的相关负责人从企业人才需求现状和趋势出发,对无锡科技职业学院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定位、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职业道德与素养教育等提出了宝贵意见。

同年4月,学校召开“第二届无锡高新区紧缺人才培养研讨会”,全国10所本科院校的专家教授、和园区10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代表参会,并就推动紧缺人才培养与高新区企业的无缝对接等相关事项进行了深度交流。

 

 

优化布局靶向对接

学校重组二级学院并初步搭建了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智能制造、新商科、数字艺术、文化旅游六大专业群,完善和重构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精准对接高新区集“人工智能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跨境电商和智慧物流产业、创意服务产业,以及文创服务和健康养老产业”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协同发展模式。

积极拓展校企共建实训基地,优化实训内容,对接岗位实际需求。目前建有无锡村田电子有限公司实训基地,江苏海大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实训基地,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实训基地在内共208家,与包括联合汽车电子、无锡晔讯英智科技、无锡酷银科技、欧司朗光电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无锡赛昂科技有限公司、无锡三通科技等多家企业达成深度校企合作关系。

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与无锡村田电子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现代学徒制教育中心(企业大学),组建冠名班,校企联合培养学生累计178人,公司累计接收学生就业400余人,颁发村田奖学金70万元,捐赠图书价值15万元,合作出版教材2本,共建课程5门。

与SK海力士半导体(中国)联合培养学生,至今无锡科技职业学院历届毕业生在岗技术员284人,占公司技术员总数的13%,另有14人已升任工程师,成为公司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公司累计出资124万元作为发展基金,用于订单培养专项工作。此合作项目获评无锡市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示范项目、2019年无锡市校企合作示范组合。

与无锡晔讯英智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展了“移动互联应用技术”专业的嵌入式人才培养,该项目入选江苏省嵌入式人才培养项目;成立“无锡科院-喜开理教改班”、“无锡科院-先导教改班”、“无锡科院-联合电子教改班;与华虹集团建立合作关系,以人才培养与定制为切入点,逐步向专业共建、师资互派、科技资源共享等方面拓展合作领域。

深化与德国工商大会上海代表处联合实施“双元制”职业培训,累计培养双元制学徒363人次,截止目前有93人在高新区就业。

书证融通创新培养

深化复合型技术技能才培养培训模式改革。 2019年6月18日,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智能新能源汽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成功入选教育部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成为该项目在无锡唯一入选的高职院校。并率先开展了智能新能源启程1+X考试,首批163人获得此资质。学校云计算技术与应用专业成功获批为教育部第二批1+x试点专业。

共建共培全力服新

学校面向高新区内企业,采用多场次、分专业的毕业生专场招聘会、企业宣讲会等形式,全面服务高新区企业需求,截止2019年底,无锡科技职业学院2019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8.03%,留新就业率达51%。在疫情影响下,2020届毕业生留新实习率依然达35.8%。

发挥“高新区紧缺人才培养联盟”“高新区紧缺人才服务联盟”作用,引进名企、名校资源,以高新区产业岗位为导向设置实训项目,培养应用型“本科后”紧缺人才。累计182人完成大数据挖潜与分析、对日软件开发两个方面的实训;行业企业约350人完成“易保软件开发”“智慧养老系统应用”等培训项目。

 

据了解,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不断提升人力资源供给水平,是学校全面投身高新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为了探索建设成为区域“新型智库”,全面打造新吴模式,学校在提高科技服务能力,扩大职业培训规模,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方面,也做出了很大的努力。

标签:
责编:李艳玲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