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乡愁有多宽?在李多宽先生的书作中可窥一斑,他用毛笔向文字倾诉一个从汉字故乡成长的灵魂。
“我们都在书法的路上,而每每悦读多宽写的书法,心灵就仿佛欣往汉字之乡一段深度旅程。好字自妙,不知如何归去,不知汉字的乡愁有多宽?好在汉字的乡愁有‘多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徐晓思如是说。
为什么不说“书法的乡愁”,而说“汉字的乡愁”呢?徐晓思坦言,汉字与书法的关系大家都知道,而李多宽的书法却写出了“汉字的乡愁”。写字是要时间的,更要恒心。书法是与汉字谈一场没有尽头的恋爱,毫无疑问,李多宽此生都会不离不弃他的汉字故乡。
在书法的路上,品读多宽先生写的书法,心灵就仿佛欣往汉字之乡一段深度旅程。他眼中看到的汉字的故乡,树木绿得娇嫩,海水蓝得透亮,秀着生命的动力,活现求古的进化。
在徐晓思的脑海里,去年在无锡举办的那场“永恒的士风——李多宽书法艺术展”是段“铭心”的记忆。“我看到他的大字草书,好如一阵冷清的风摇动生命的风铃;看他的小字草书和小小品(巴掌大)书作和茂密如繁星的字,使人顿生怜悯之心;看他的小楷长卷,立要清空我的欲望,删除心里的芜杂。”徐晓思回忆说,“多宽先生的书作给人一种特别的感觉。”
李多宽先生的作品清新高雅,端庄大气,令人回味。不少书法家、评论家都认为他的作品是回归书法本体,回归自然率真,回归人文境界的一种独特的创造。“他独特的人生经历,也让他的书法创作具有与众不同的魅力。”在那场艺术盛宴上,江苏省文联副主席、书记处书记王建曾这样说,“丰厚的人文积淀,扎实的学养涵养,给他的作品注入了浓郁的文化气息和清雅的正大气象。在工作中丰富的阅历和磨练,也使得他的作品具有更为广阔的眼界和胸怀。”
李多宽先生的阅历着实非比寻常。他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身兼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大学校友书画协会顾问兼学术导师等数职。在艺海徜徉多年的他,还曾先后在北京恭王府、江苏省美术馆、南京大象美术馆、南京艺加美术馆、厦门美术馆、新西兰佛光山美术馆等地举办书法艺术展。
我国当代著名的书法大师、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言恭达教授曾这样评价“多宽”。他说:“多宽的创作不是单纯的书斋艺术,而是一种社会艺术与社会文化,和时代的脉搏、和人民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从他的艺术探索中,体现出了他的学理性、人文性和时代性。可以说,他非常重视时代的社会审美导向,并正确把握着他的方向,把书法技艺上升到了文化道德的高度。”
无论在读书求学还是生活、为官、赋闲时期,李多宽先生从不会放弃美妙的梦想和对汉字的钟情。在字里笔画间捧读出多宽先生劲健着的灵魂的力量、融贯着的意志、智性、活力和尊严。
徐晓思说,多宽先生作书之时,完全把自己当成一个一生都是布衣,一生都是汉字故土上的农人,一生身处净土、热土,夜以继日地耕种点、线、面,播撒“枯、涩、浓、淡”雨夹雪,对生命中的五彩七色照单全收,如同黑豆白豆红豆黄豆和麦子稻谷,到了他的天地里都会发芽,向上伸展开花结实。
当然,多宽先生的“宽”充满着哲学的意味,用汉字构筑他的精神家园,不是一下子就“宽大”起来的。如果没有精神上的激励,怎么会有一个美好的心境;如果没有一个时代的使命感,怎么可能会坚持一份几十年不懈怠、不厌倦地“一条路走到黑”;如果不是心无旁骛摁着一个葫芦扣子,心甘情愿地做一个文化“书虫”静静地躲在古人宽大的怀抱里直到永远,又怎么创造出时代的经典。
李多宽将生命的冷静注入书法,书写知识与艺术共建的精彩非凡的世界,且不断有新的作品中展示在他的清虚斋里,在他的精神王国里精耕细作,探索试验,一直没有停下他诗意的健步。
“他的新颖的笔触、深刻的想法、有说服力的结体,优美而不轻浮,可谓贴着经典书写的‘高冷’之作,这怎能不令人仰望星空面朝大海思接千载呢?他的长卷,一幅幅犹如静水流深的清凉的冰河,似乎照见人的影子,传递文字的光芒;一卷卷亦如窗明几净的长廊,洞见生命的晶亮和身临其境的乡愁。”在徐晓思的笔下,“多宽”笔下的汉字另有一种特别的味道。
同样是书写的汉字,仔细品读多宽,他一笔也没有少,却能写出汉字的“淡而不平”与“近而不浅”的智慧的光辉。妙在简淡,简淡而不简单,弥漫着汉字无边的乡愁。
然而,李多宽先生用自己的书法实践所阐释的“士风”,更多的是指一种民族精神,一种人文情怀,一种创造态度,一种务实作风。李多宽先生学书数十载,始终以士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先贤大家为典范,向传统经典汲取营养,一横一竖写出了他的人生追求,一笔一画写出了他的书法境界。
徐晓思说,“同自然之妙有,书天地之独美”,李多宽的书作具备了经典的品质,在他的“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的书道里触摸汉字的乡愁,以及他“豪放于精微”的书作,其情感表达、结构组织、文字审美、时代印迹诸多方面都经得起时间的换脸和洗刷。他的书写使人愉悦,受众的空间与群体,不论是今天与以后、行家与非行家、圈内与圈外都是宽宏的、大量的。
大道多宽,其修也远。(沙芳如 戚轩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