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新冠肺炎疫情的突袭,让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陡增。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职业院校,将如何应对疫情冲击,打好就业这张王牌?3月5日起,“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中国江苏网联手推出“职教王牌促进就业进行时”系列报道,聚焦疫情特殊时期,江苏职业学校在就业方面推出的创新举措。本次我们将走进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看该校如何做好学生就业工作。如职业院校有意向接受采访,请致电中国江苏网教育频道热线:025-58683919,13913990137;邮箱:12755061@qq.com。
中国江苏网讯(记者 李艳玲)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解决好应届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高校工作重中之重。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依托信息化优势,面向即将毕业的3979名学生开展“云调研”,进一步深度分析,精准施策,为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力推“硬措施”,细化“软服务”。
“云调研”让数据来说话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费小平说:“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专题部署,制定学校疫情期间就业工作方案。为充分掌握就业形势,我校展开网上问卷调查,全面摸底调研,掌控毕业生岗位落实情况。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提供优质服务,努力实现毕业生意愿和用人单位需求精准匹配。”
根据调研结果,学院对未落实实习岗位、实习岗位不稳定、就业去向不明朗的学生,学校有的放矢,确保“把实习和就业工作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针对学生不能按时到岗面临被辞退的用人单位,学校出面沟通协商,帮助稳定学生的实习岗位;对已经与学生签订就业协议的用人单位,学校主动了解、关心用人单位疫情期间的工作安排和复工情况,共同商定解决复工中的问题,保障毕业生安心就业;对受疫情影响失去实习工作的学生,学校为其提供多样的求职渠道和岗位信息,用网上求职平台为学生架起就业跳板。
(学校的阿里云实训基地)
“硬措施”让就业有保障
为实现就业工作校企无缝对接,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依托互联网平台,整合资源,召开“空中双选会”,搭建了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网上双选平台,打破了疫情防控期间“不流动、不见面、不聚集”的时间与空间限制,开启云面试,实时线上互动,在线答疑,满足了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的双向需求,让求职变得更便捷、更精准、更高效。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委员、招生就业处处长庞杰表示,采用线上平台促进就业,不仅能按照学生需求主动与企业进行对接,也能帮助企业及时招聘,开启复工复产,目前已有600余家企业提供了近2000个岗位。
据了解,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还将有计划地引导更多企业单位参与网上招聘活动,为毕业生提供应聘机会;线上开展就业政策、就业典型宣传,引导毕业生主动求职就业;广泛收集企业用人需求,实时进行人才供需对接,结合岗位需求和学生意向,点对点向失去实习岗位的学生推送企业招聘信息。通过多措并举,努力为学生寻找就业机会,协同企业组织“网络面试”,依靠“云平台”实现学生 “足不出户敲定实习(就业)单位”的目标。
此外,学校还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创业教育和帮助,倡导学生通过创业解决自身就业、带动同学就业,结合学校即将开展的双创大赛,重点面向毕业生班学生做好宣传动员,主动为学生提供创业政策、创业咨询、平台搭建、项目对接和执照申领等服务,努力提高学生的创业率,提升的就业质量。
(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团队)
“软服务”让毕业更温暖
根据调研结果,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充分了解毕业生就业现状,掌握学生求职症结,并细化心理疏导、实习就业个性帮扶等相关服务,照顾到学生实习就业的方方面面。
“疫情之下,加强毕业生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让其保持积极乐观的就业态度,主动学习培养职场能力,更有利于学生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处副处长徐畅说。为此,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专门制订疫情期间学生心理工作方案,切实做好学生心理疏导工作,对因疫情被辞退的学生及时做好情绪安抚工作。
(学校心理老师为学生做心理测试)
“实现就业目标:一个都不能少”,针对“懒就业”、“慢就业”的学生,学校制定了线上个性化就业咨询策略,通过强化思想沟通、就业指导和生涯规划,帮助和督促学生尽快做好就业准备、落实就业单位。对因身体、心理问题或贫困而引起的就业困难学生,学校还提供“一对一”帮扶机制,以心理疏导、就业补贴、对接企业等多种途径帮助学生落实单位。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立足信息化,用大数据、云平台,e服务为毕业生畅通就业的桥梁,为度过就业寒潮期注入暖流,为推进全面复工复产积蓄力量。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周勇表示,疫情给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一定挑战,但这也促进对传统就业模式的突破与创新。他要求常信毕业生要努力提升“信息素养”,不断培养信息意识,丰富信息知识,提升信息能力,巩固信息道德,在疫情的不确定性中寻找毕业发展的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