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职业教育,助力新质生产力人才培养
2024-03-10 10:01:00  来源:新华日报  
1
听新闻

□ 本报记者 杨频萍 王梦然 顾敏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我们要实实在在地把职业教育搞好,要树立工匠精神,把第一线的大国工匠一批一批培养出来。

新质生产力呼唤新型劳动者,这对以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为目标的职业教育提出更高要求。对此,会场内外校企双方深有体会,与新质生产力相匹配的劳动者是什么样子的?职业教育如何办好?大家结合工作给出自己的思考。

先进设备来了,

缺的是会操作的人

走进位于靖江市城南园区联泰路的江苏恒力制动器集团总部,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已有63年发展历史的老牌汽车配件企业。多条智能化生产线高速运转,清洁绿色生产环境下,各种“制动器”有条不紊地组件、出货,送往福田、江淮、庆铃等各大主机厂……

“这么多年来一直在做制动器,但我使用新技术的能力以及相关知识架构都需要不断提升,才能适应新型生产关系。”江苏恒力制动器集团首席高级技师黄俊向记者举了个例子,在制动器质量测试上,以前他和工友都是将制动器安装到汽车上,通过一遍遍道路测试来判定产品稳定性,但行业近年来开始用工业软件模拟数据来计算零件品质,“一刷系统,零件质量一目了然,检测已进入可视化、数据化时代了。”这几年,黄俊不断学习掌握工业软件的使用,了解现代车企的智能化生产流程,补课和提升成为他的生活常态。

新质生产力对劳动者的知识和技能提出更高要求,需要更多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常州老三集团有限公司样衣工、工会主席李承霞告诉记者,即使在传统服装纺织行业,也在大范围推广运用自动化设备,“全国技能大赛上我上一条拉链最快33秒,相当于普通工人效率的3倍,但现在普通技术工人通过操作自动化设备,用一到两年就能达到我练了近20年的水平。”设备智能化改造和创新优化工艺,可以实现效率的成倍递增,“但设备来了,需要有人会用,我们现在最缺的就是这些会操作、懂技术的产业工人。”

适应产业变化,

产教亟待深融

新质生产力为企业带来日新月异的变化,让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教务处处长、学位办公室主任王红军深感时不我待。

这两年,王红军陆续调研了省内多家制造业企业,他看到行业领军的制造业企业智能制造装备、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已经在高效运转,生产一线人员越来越少,职业教育在其中大有可为,“比如新工厂的布局规划及车间设备设施安装调试等,就需要懂设备会技术的人才;设备调试好了,背后‘看不见’的工艺更需要人的创造性,才能把图纸变成实物;最核心的是,我们一些先进企业的核心设备的制造自主可控不高,需要我们去培养大量的能工巧匠、甚至大国工匠去实现。”王红军也在思考,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如何能跟上产业发展的脚步,“我们必须要采取切实有效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式,才能更好对接企业和技术发展趋势对人才的需求。”

虽然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推行多年,但合作不深、浮于表面的现象仍然存在。李承霞在和很多职校毕业生打交道中发现不少问题,“这些学生有学历、有理论,也会操作机器屏幕,但是放在具体的岗位上,却不能解决生产遇到的实际问题,一些人进了工厂还要从头学起,其实对学生信心也是一个很大的打击。”李承霞说。

全国人大代表、南京市工商联主席、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蒋立在调研中也发现,对于产业人才的培育目标,需要根据新质生产力的要求转变,“建议在规划产业发展时,同步规划‘未来工人’培养计划,加强校企沟通,提前开展高技能人才储备。”

企业专家融入课程教学,在职业院校已形成较为完善的机制。但全国人大代表、国网无锡供电公司电缆运检中心党支部副书记、主任何光华提出,企业专家团队进学校数量有限,很难满足规模化培养复合型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他建议,探索优秀企业创新工作室团队组建机制,依托科技攻关项目+学校交叉学科培育实践,实现更多项目和实验室资源共享,在技术创新中培养更多适应于新质生产力的高技能人才梯队。

送教入企,

助力产业工人素质跃升

产业工人队伍素质的整体跃升对构建新质生产力十分重要。蒋立认为,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产业人才需要不断提高技术,企业承担着“再培养”职责。

如何推动传统“产业工人”向“新型产业工人”转型?这也是黄俊一直在思考的现实课题。“年轻产业工人、工匠的成长,是企业最大的生产力、竞争力。”黄俊说,恒力在鼓励员工提升技能、提升学历等方面拿出“真金白银”给予支持。不久前,黄俊徒弟陈林的创新成果入选“江苏省职工十大先进操作法”,他发明的“制动器间隙电控调整方法”一年就能减少企业各类用工及售后服务费用168.36万元。

“大国工匠一定是生产一线打磨出来的,他们首先是企业中优秀的技术工人,但真正要登上金字塔顶尖成为大国工匠,技术、技能乃至专业理论要深度融合。”王红军认为,企业应支持职业院校、高等学校更加主动积极开展企业员工新技术培训,才能获取不断向前发展的源泉。

送培训到企业一线,在高职院校中已有不少探索。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苏益南介绍,接下来学校将和行业龙头企业进一步加强合作,把科技创新要素融入教材、融入课程、融入研究,在教师队伍建设、个性化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核心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实训室建设等方面积极改革创新,不断培养适应新质生产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标签:
责编:国亚妮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