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王牌·促进就业进行时④|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以匠心育优才 让就业水到渠成
2020-03-11 14:29: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编者按:新冠肺炎疫情的突袭,让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陡增。职业院校如何应对疫情冲击,让学子们能就业、就好业?3月5日起,“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中国江苏网联手推出“职教王牌·促进就业进行时”系列报道,聚焦疫情特殊时期,江苏职业学校在就业方面推出的创新举措。本期我们将走进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探访这所被誉为“新中国优秀航运人才摇篮”的职业院校,如何书写就业答卷。如职业院校有意向接受采访,请致电中国江苏网教育频道热线:025-58683919,13913990137;邮箱: 12755061@qq.com。

中国江苏网讯(记者 李艳玲)一场新冠肺炎疫情,为众多学校出了一道就业难题。这张就业“试卷”如何解答,不仅考验着学校的应变能力和智慧,也成了检验学校人才培养实力的试金石。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靠着扎实的人才培养体系和主动出击的服务意识,在就业大考中做了一名优等生,交了一份优异答卷。

有方向有章法 奏响就业进行曲

“就业工作需要全校一盘棋,靠个别部门单打独斗是行不通的。”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顾明亮介绍,面对特殊的就业形势,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确定了“全员参与,全程指导,全方位拓展,全面覆盖”的工作思路。一名校领导联系一个二级学院,一名二级学院领导联系一个专业群,一名专业负责人联系一个专业,一名班主任负责一个班级,一名专业教师联系一名就业困难学生,形成了“校领导主抓、学工处统筹、二级学院为主、全员参与”的就业工作局面。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有章有法推进就业工作,为原本复杂多变的就业难题寻到了最优解决路径。疫情防控时期,在学校的强大就业体系支撑下,各部门分工协作,一方面加强与用人单位联系,沟通学生的就业与顶岗实习安排,确保已就业学生不因疫情影响就业协议的执行;一方面针对未就业和计划专转本升学的学生,给毕业生做心理辅导和就业指导,增加他们就业、升学的信心。此外,学校招生就业处积极推进网上云招聘,为毕业生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受到了江苏海院学生们的欢迎。

(学校就业信息网上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招聘信息)

肯下苦功夫 炼出就业真本领

“人才培养质量决定就业质量。江苏海院70年来深耕海事教育,我们的目标不仅是让学生能就业,还要做到让学生能高端就业。”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陈晓琴说道。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第一批履行国际海事组织STCW78/95公约、第一批引入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海事类院校,也是全国首批通过国家海事局课程确认的航海院校。海事人才培养一直是学校的重中之重。

“在海事类人才培养上,我们不仅要让毕业生满足江苏本土企业的要求,还要让他们成为国际通用的人才。”陈晓琴表示,海院的学生是要吃一些“苦头”的,学生要拿下毕业证书和国际通用的职业资格证书。学生掌握了硬本领,在就业市场就会掌握主动权。

为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在学生能力培养上着实下了一番苦功夫。近年来,学院逐步夯实软硬件实力,不断在人才培养上加码发力。学院联合泛长三角港口与航运国际职教集团的11家领军型企业,实施“卓越海员教育培养计划”,形成了“1(校)+0.5(船)+1(校)+0.5(船)”船校交替、课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们推行这个模式之初,曾遇到了很多阻力。但是,我们有为国家培养最高水平船员的使命,也坚信这样培养的学生,更符合人才成长的规律。”陈晓琴表示,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不仅破解了航海类职业院校学生上船实习难的难题,还增强了他们的职业认同感,也为企业解决用工难的难题,实现了校企双赢,是校企双元培养高端船员的典型范例。

(学校召开视频会议部署相关工作)

怀揣教育初心 育出彩之才

“投身职业教育,就要时刻思考我们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陈晓琴表示,“职业教育不仅是要培养学生的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服务意识。做到让每一个学生都成才,每一个学生能出彩,学生就业便会水到渠成。”

据了解,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有提前自主招生、中高职对口招生、高考普通统招三个招生口径,有海军士官定向培养、艺术类(美术)、4+0(本科)、3+2(专本衔接)、3+3(中高职衔接)、中外合作办学、海外本科直通车等多种类型。

如此复杂的学生构成,要做到人人皆可成才,是一项复杂的大工程。江苏海院的做法是推行学生培养综合改革,把人才培养作为系统工程来统筹部署。通过优化专业设置和创新培养模式,重塑培养目标与规格、课程体系与内容、实践平台与共享机制、教学方式与方法、评价标准与机制、教师能力标准与要求,拓宽成长通道和发展空间,为学生成才成长提供完善的软硬件条件和精准培养。

“学校有44个专业,300多个班级,基本做到了每一个班级都有一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教学上,我们还会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等,实行分类分层教学,最大限度为学生赋能。”陈晓琴表示,“希望有那一天,通过我们的努力,真正实现学生自主选老师、自主选课程、自主选学业路径,形成多元成才、人人出彩、菁英辈出的生动局面。”

标签:
责编:李艳玲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