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有疫情影响,但今年销售收入实现1.5亿元以上的目标不变,依托徐州地理优势,公司还将持续开拓华东地区市场。”7月11日,徐州智畅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龙深源信心满满地对记者说。该公司由国家重大人才工程入选者孙云权博士团队领衔创办,其核心技术“交互式机器人柔性加工系统”和“自动化柔性生产线”,一直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由公司人才团队研发的自动化酿酒生产线,已拿到国内知名酒厂6亿元订单。
“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徐州市副市长、铜山区委书记、徐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龚维芳表示,“以产业集聚人才,以人才引领产业,近年来铜山坚持‘引进一个人才、壮大一个企业、培育一个产业’,促进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着力建设‘赋能型’人才服务体系,以领军人才为主要服务对象,从政策、载体、市场等8个方面服务人才,加速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建设自主可控的现代产业体系。”
围绕铜山“三主一特两新”产业链布局人才链、创新链,以“555”引才工程为引领,去年铜山区获批5个国家级人才项目,实现从无到有的新跨越。目前,在铜山创新创业的院士及国家重大人才工程专家、“长江学者”“杰青”等领军人才达104人,仅去年一年,铜山新增高层次人才创办企业44家,完成投资2.8亿元。
近年来,徐州高度重视新能源产业发展,铜山区抢滩部署碳中和基础研究。去年8月引进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氢能技术重点专项首席科学家、“国家杰青”焦丽芳教授,创办江苏骊科津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最新研发的新型高能量密度安全型钠离子电池相关关键性能指标已通过上海化工研究院检测中心检测。公司还计划继续引进海外博士5人,进一步汇聚国内外钠离子电池技术的顶尖人才资源。
“焦丽芳教授落户铜山,我们获得区600万元人才项目资金支持。”江苏骊科津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部主管陈辉博士介绍。为吸引和留住人才,铜山掏出真金和真心。对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关键技术达到世界一流、国内顶尖水平的人才(团队),“一事一议”给予支持。对符合铜山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的领军人才(团队),最高给予2000万元资助。对入选区“双创计划”的人才(团队),给予200万元—1000万元项目资助。去年,铜山用于人才引育、服务保障的资金达2.09亿元。
“地方吸引人才最重要的是能否做到‘一诺千金’,坚决保障政策落地见效。”龚维芳表示。由复旦大学化学系教授、青年长江学者李伟领衔创办的徐州芥子复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国内为数不多能够实现高性能硅碳负极成吨级制备和应用的公司。去年11月,李伟教授入选铜山区“双创人才”,次月首批人才项目资助资金200万元随即到账,李伟教授将资金直接投入研究高倍率、高容量、高首效介孔型硅碳负极低成本制备与产业化项目,为项目研发提速。
“水积而鱼聚,木茂而鸟集”,人才集聚带来一项项创新突破在铜山陆续实现——江苏省“双创”人才唐志强创办的奥斯力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突破国内晶振生产“卡脖子”问题;中红外激光研究院(江苏)有限公司范滇元院士团队,攻克高功率2微米激光器等多项关键器件制备技术,使铜山成为引领中红外激光产业发展的新地标。
目前,铜山正规划建设徐州科创生态大走廊,致力建设全生命周期保障、全成长要素集聚的科创生态系统,全力配合支持深地科学与工程云龙湖实验室、江苏省安全应急装备技术创新中心等重大科创平台建设,做强重大创新功能载体,力争突破若干“从0到1”的原始创新,产生更多“从1到100”的应用创新。
“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改革,铜山还将探索人才飞地建设,进一步增强人才集聚力;发挥本地高校集聚优势,共建校地校企合作平台,引进更多海内外优秀人才。计划到2035年全面建成人才强区,成为具有全省影响力的区域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铜山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杜浩表示。
记者 陈彤 通讯员 铜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