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年轻人在职场“闪闪发光”
2022-07-22 10:28:00  来源:新华日报  
1
听新闻

9个在投行实习的高材生,接手更新招标书的工作之后漏洞百出。领导追问:你们觉得这份招标书能打几分?“60分吧。”没想到,这番回答却惹来“你这是典型学生思维”的更大批评。职场节目《闪闪发光的你》中的这一幕,可谓戳中了很多人的痛点。

事实上,在年轻人聚集的社交媒体上,频频有人“晒”出职场倾诉。比如“我明明做得很出色,领导为什么不表扬我”“既然我一个人能行,为什么还非要找同事合作”等,其中无论是“等待安排”的被动,还是“不敢沟通”的羞涩,有很大一部分困扰,都跟“学生思维”有关。

学生思维和职场思维究竟有什么不一样?以上面说到的投行为例,实习生认为虽然招标书做得不好,但“我们很努力,相互间也都团结协作”,可以拿及格分,这是“过程导向”;领导认为,在投行这个职场,只有0分和100分,“达不到100分,跟投资者没交代,监管那儿通不过,没法跟上市公司去汇报”,这是“结果导向”。

如果说校园是老师单向输出、学生只需对自己成绩负责的单一学习模式,那么职场就是一个需要上下级不断沟通、同事间经常横向协作的复合系统。

提到复合,还跟当下职场的另一个特点,也就是复合型人才有关。求职节目中,人大本硕毕业的何拜亮格,并非金融、经济学科班出身,而是研究党史的,却在投行的实习中最先得到认可,学哲学培养的较强逻辑思维能力让她在做行研时游刃有余;做人工智能的潘俊彬,拒绝了大厂的邀请,来到陌生的领域固然有茫茫然不知所措,但在为科技公司“交作业”时他发挥出自己技术背景专长,得到客户的认可;同样地,上海外国语大学金融硕士刘坤酿,因为本科就读南京中医药大学的医学背景,对比其他金融高材生,在做医药行业的尽调时得心应手。

这些跨界的例子,正好印证求职领域正在发生的变化。随着实体经济数字化产业兴起,产业形态不断被重塑的同时,也带来了对于复合型人才的新需求。脉脉发布的《乘势而上:人才流动与迁徙2022》报告显示,人才有从互联网到智能硬件、通信行业,特别是“互联网+制造”的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等行业的流动趋势。不仅是产业升级,文旅融合等新业态的不断出现,也都呼唤着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到岗”。我们看到,为了打破学科专业壁垒,202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印发《交叉学科设置与管理办法(试行)》。如今一些高校新专业已经呈现明显的学科交叉特征,甚至从相近学科交叉,逐渐发展到人文社科类学科与理工科的交叉。

近两年来,职场综艺、职场纪录片等跟职场相关的话题逐步增多,和疫情、技术革命等带来的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关系密切。一方面,节目中展现的“拟态环境”,成为人们更新自己对具有时代特征的新职业、新领域认知的一个途径。

比如除律师、法医、消防员、飞行员、广告、旅游、餐饮等传统行业外, 《令人心动的offer》让人见识了人工合成的“植物肉”;《上班啦!妈妈2》则再现了“直播电商”从台前到幕后运作全过程。如今,直播可以说已经“嵌”入很多人的生活,看上去很简单的“1、2、3……上链接”背后的艰辛和努力却是外人难以想象的。不讲“人、货、场”三个维度的考量,仅是如何给主播递产品、粉丝福利如何发出、直播网速能否跟得上等“小事”都至关重要,一个小细节没做好造成直播间被暂时关停的情况在节目中不止一次出现。76岁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宋水官也曾对记者感叹过,在抖音搞直播后才发现里面的学问真不少。除了镜头前的主播、助播外,还需要运营、拍摄、客服、仓库、文案等近十个工种。就连每天直播多少时长,也很有讲究。

另一方面,观众也试图通过“多维视角”,站在上级、同事以及人力资源专家等不同的角度,寻求应对职场“变量”的新“生存法则”。但是,观察下来的结果,却又往往发现是“老生常谈”。

打个比方,最近“言几又”全国58家门店关闭了近二分之一的新闻,让不少人反思网红书店的模式,其中有些网红书店投入了大量资金和人力在装修和营销上,唯独没有认真选书。不仅店内书籍同质化严重,陈列摆放也不走心,甚至为了好看,顶上天花板书架上的书也并不方便拿取。书店的“颜值”变高本是好事,但是不能因此将书店提供精神产品价值的底层逻辑抛之脑后。对于职场来说或许也是如此,社会进步固然催生职业领域、职业技能的不断变化、迭代,但职业核心素养依然没变。

如今,一批批高校毕业生接力走向城乡基层岗位,已经反映出他们就业观念正在发生转变。而有态度的职场人,因为主动学习的能力更强,所以对于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能力也更强,可以更好地适应先进产业要求。在《上班啦!妈妈2》中,北大硕士毕业的乔一原本自告奋勇要装扮成直播间的吉祥物,但当看到卡通的人偶服装后,在没给出任何解决方案的前提下直接撂挑子,引发有关“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的讨论。不管是80后、90后还是新入职场的00后,怎样才能干好工作?引用宋代文学家欧阳修《卖油翁》里的一句话就是:无他,惟手熟尔。

从校园到职场,年轻人需要思维升级;想要在职场“闪闪发光”,需要厘清“你为谁工作”的底层逻辑。记者 陈 洁

标签:
责编:李艳玲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