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先锋行·大咖说专业⑤丨南京工程学院副院长张仰飞:储能助力“双碳”目标
2021-06-23 09:39: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编者按】新增专业抢先看!近两年,我国高校紧跟国家产业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增设了一批新专业,培养国家紧缺人才。这些新专业在人才培养上有何亮点?未来发展前景又如何?即日起,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联合“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中国江苏网·新江苏客户端共同推出“就业先锋行·大咖说专业”,邀请10所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学者全面解读部分新增专业,助力广大学子了解新专业、科学选新专业。本期我们邀请到了南京工程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张仰飞,为大家解读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

习近平主席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双碳”目标推动新能源高速发展,储能是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支撑。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制定印发了《储能技术专业学科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4年)》,提出经过5年左右的努力增设若干储能技术本科专业、二级学科和交叉学科,推动储能人才培养和平台建设。

南京工程学院是传统电力行业院校,面向能源结构变革给电能生产与电力系统带来的新挑战与新机遇,充分利用校内及行业资源优势,积极筹建及申报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2021年成功获批,全国共有26所高校获批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省内获批高校包括中国矿业大学和江苏理工学院。

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专业能力、职业精神、创业意识以及国际视野的储能科学与工程领域的高水平应用型人才。专业毕业生掌握并灵活应用储能材料、技术、装备、系统及相关领域的跨学科知识、技术,具备相关专业领域的工程设计、设备制造、运行控制、研究开发、生产管理等岗位的从业能力;经过3-5年的发展,能够达到电网综合能源公司、新能源发电厂、储能设备制造等企业的专业工程师水平,或成为从事相关研究、开发的专门科技工作者。

专业的主要课程:课程体系由通识基础、工程技术基础、专业基础、专业必修、专业选修、素质教育类等模块构成。其中电化学储能材料与原理、电力技术经济分析、储能功率变换与并网、储能原理与技术、储能系统优化配置与调度、需求侧响应原理及应用、储能电站检测与控制等为专业核心课程,实践课程中专设了储能电池模组训练、储能系统信息采集及检测、储能运行与配置等项目训练。课程设置紧密跟随储能在电网的应用趋势,体现该领域的新技术、新工艺。

专业的就业愿景:“十三五”期间,电化学储能年增长速度超过40%,产业规模巨大带来了储能相关人才的迫切需求。教育部对全国规模在3000人以上的16家锂电新能源代表型企业进行调研,5年内仅上述企业需要增加员工约24000人。毕业生可到电力系统相关企业从事储能装备及系统的设计、制造、运行、维护和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到发电企业从事新能源电厂储能电站运行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到储能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所、相关企业从事储能材料研究、技术开发、装置研发、检测及运维等工作。

专业的特色与优势:作为传统电力院校,依托的电力工程学院师资力量强,现有教师117人,博士53人,高级职称占比超过60%。拥有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科技创新团队2个,省“青蓝工程”教学团队1个,获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人,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教学名师等人才工程称号25人次。现有江苏省重点(培育)学科、江苏省配电网智能技术与装备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主动配电网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高水平平台6个,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江苏省品牌专业(A类)。在储能领域主持和参与了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省部级及重大产学研合作课题20多项。2020年3月获批了南京市储能技术与高效应用工程研究中心。2020年4月以南京工程学院为牵头单位的“分散式储能高效聚合关键技术及工程化应用”通过中国电工技术学会成果鉴定,院士领衔的专家组成员一致认定为部分技术国际领先。

学院依托前期成果,瞄准储能产业领域人才需求,与国家电网综合能源服务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国家电投集团、许继集团有限公司、海基新能源公司等储能应用和生产企业进行了交流沟通,与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明确人才培养的服务面向、知识结构等关键要素。建设了锂电池安全预警实验室、基于大数据的储能电站信息云平台、混合储能测试与检测实验室、交直流混合微电网等专业实验室,在电力特色基础上,为储能工程领域、电力运行部门及储能相关设备制造企业培养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校领导寄语:

南京工程学院具有百年办学历史,占地3000余亩,在校学生超过2.4万,拥有深厚的电力和机械行业背景,是全国高等学校应用型本科院校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全国产学研合作典型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2019年和2020年连续两个年度获得 “江苏省地方普通高校综合考核第一等次”。学校始终坚持以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办学定位,形成了“密切校企合作,注重工程实践,培养应用人才”的鲜明特色,为国家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以中国工程院沈国荣院士为代表的25万余名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在电力、机械、能源动力与核工业等行业领域具有很高的影响力。

在能源结构不断变化的时代背景下,储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和产业前景。我校在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中将秉承南京工程学院“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继续发扬“知行统一,创业创新”的校园精神,发挥校企联合的优势,紧密联系行业,培养储能领域高水平应用型人才。

欢迎同学们报考南京工程学院,加入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创低碳、智能、绿色的美好未来!

标签:
责编:李艳玲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