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日新文化”,推动学校优质发展
2022-12-06 15:05: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涟水县五港中学一直致力于建构一种适应新的竞争和发展需要的独具特色的学校文化,融入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中,用文化浸润心灵、滋养成长。

日进日新,凝聚人心

学校多年来始终以“每天进步一点点”为校训。近年来,学校一直在思考如何将校训真正融入到学校师生的学习生活中。学校从《礼记·大学》所言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箴言中获得启示,以“日进日新,至善至美”为教育追求,以“每天进步一点点”为校训,着力培养“知日新、行日新、德日新”的新时代日新学子,引领学生每天进步一点点,继而为未来人生奠定强大根基。

为发扬“日新”文化,学校以“新三风”建设为切入点,引导师生形成共识。对原有三风(校风: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教风:敬业、爱生、厚德、博学;学风:乐学、好问、善思、奋进)进行修改,使其与校训和日新文化更加契合。修改后的三风为:校风:自强,日新其德;教风:善教,日有所精;学风:乐学,日有所得。其中,“日新其德”语出《易经·大畜·彖》:“大畜,刚分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德。”意思是天天增新美德。究其内涵,包括求新和修德两个含义。也体现了“新”和“德”的关系,即不停地改过自新,就是增进美德。学校认为,“日新其德”并非每天都有新的道德标准,而是每天都自我反省,自我超越,自我修炼,每天都有进步,不断进行完善,如此相对于过去的一天,每一天也就都是“新的”自我了。只有“日日新”,天天“炼”,才能保持道德修养的纯洁、完善和提升。

经多次征求意见、会议磨合,学校“日新文化”和“新三风”逐步确立,就像是一种心灵的粘合剂,全体师生员工对学校产生了一种心理归属感和认同感,对校训及至学校的教育理念、培养目标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增强了向心力和凝聚力。目前“日新文化”已经逐步融入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中。

环境浸润,滋养心灵

环境创设是学校文化的“名片”。学校一直致力于学校文化建设,努力将“日新文化”物化于校内的每个角落,以达到文化浸润,滋养心灵的效果。

建设“日新文化”广场。新建成的日新文化广场内处处可见“日新”,有日新石、日新湖、日新桥、日新步道等。除此之外,学校每个楼层都设有一个文化主题,楼梯口也布置了“每天进步一点点”的相关内容,让墙面可阅读,校园有故事,教育有温度。

打造“日新园”劳动基地。基地命名为“日新园”,坚持以“培养学生健康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理念,精心打造“劳动创造幸福”课程。学校还编写印发了人手一册的《我学我会我快乐》劳动教育校本教材。

开展“日新班级”“日新少年”评比。学校坚持立德树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抓实“八礼四仪”,强化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每周公布班级量化考核积分,积极开展“日新班极”评比。每个月推选校级“日新少年”并开展先进事迹展评活动。坚持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让师生在学榜样、做榜样中悟道理、明事理。通过活动,促使学生日进其学,日乐其善,日新又新。

传唱校歌《从这里出发》,催人奋进。学校组织人员,集思广益,精心构思,编创了校歌《从这里从发》。每学期组织合唱比赛,通过对校歌的传唱,促使学生进一步明白“日日更新,天天进步”,领会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追求理想人格的道德精神和以“日日新”为“大德”的创新精神。

“日新”课程,提质增效

学校依据自身实际,提出构建“日新”课程体系——即“一体两翼三融合”的校本课程体系,即以学科课程为主体,以自主德育课程、延时托管服务社团课程为两翼,将学校、家庭、社会三方资源有机融合,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多层次培养,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生长点。

学校把语、数、英、理、化等国家课程称为基础型“日进课程”,基于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实施教学。坚持以生为本,落实“双减”,上好常态课,精研示范课,打造特色课,形成开放、高效、多元的大课堂“聚能环”。学科课程重点是提升实施质量,高度重视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等本源性问题。针对学生基础薄弱,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方面学校着重抓实三个关键。其一是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也就是育人目标的落实情况。其二是落实教学过程中与学校核心办学理念相整合,也就是说在尊重学科教学特点的基础上,以学校“日新”文化推动教学目标的达成。强化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参与、体验、反省、互动,强化一个一个小目标的夯实。其三,要形成完善的学科质量监控体系,能够及时发现教与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效调整,保障学科课程实施质量。学校正在构思推出“日新成长银行”评价体系,尚需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调整、积累与创新。

基于校风“自强·日新其德”和“德日新”的教育追求,学校实施“日善课程”。一是以“社团+五节(元旦、春节、清明、端午、中秋)”“一班一品”促“五育融合”,建设全员参与、全面发展、全程育人的大德育“生态圈”;二是构建立德树人、培根铸魂的大思政“价值链”。上好思政课,并利用好红色教育资源开展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文化教育;三是持续抓好“强师德、勇担当、讲奉献,为人民满意的教育”活动,开展争当“四有好老师”评选活动。积极做好传带工作,开展“凝‘新’聚力,共同进步”师徒结对活动,促进新老教师共同成长。

把特色活动课程化、体系化、规范化,学校实施“日美课程”。学校为学生提供参与、体验、反思、坚持、进步的活动平台,提供清晰准确的活动目标,规范学生的参与,让学生在多样的活动中追求进步、成事成人。一是重大特色节日活动。在结合五大传统节日实施有关活动课程的同时,学校开展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等特色节日活动。规定活动的时间、项目、要求、展示、评比等,营造特色节日活动氛围,提高学生参与重大节日活动的兴趣,以强化节日活动对实现学校办学目标“德日新、知日新、行日新”的促进作用。二是学科活动周。主要是在语文、数学、英语、理化几门学科中开展。通过极具趣味性的活动课程,把学科学习和生活实践密切联系起来,将书本知识生活化、可视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社团活动课程。学校开展5+2延时服务,开设10余个社团,如篮球、足球、合唱、写作、美术等。同时,借用社区资源和家长资源,进行一些劳动、理财等专题性教育课程。丰富的活动课程满足了孩子的个性化需求,学校鼓励他们百花齐放,日进日新。

“日新”教育,是有根的教育。生命有限,“日新”更具意义,珍惜当下,注重体验,倡导知行合一的教育,才是对生命负责任的态度。以“日新”为魂,孩子们的生活才能充满灵气与内涵,以“日新”为根,学校教育的枝叶才会郁郁葱葱遮天蔽日。(秦鹏飞)

标签:
责编:李艳玲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