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里的淮安丨西大街
2023-12-07 08:36: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西大街是淮安市清江浦老城区的一条主要街道,是一条见证了清江浦600多年历史变迁的老街。

综合《咸丰清河县志》《光绪清河县志》《淮阴市志》等多部地方志书的记载可知,明代时,西大街与东大街一起称为“工部前街”,因督造漕船的工部分司设于此而得名。清乾隆年间清河县城搬迁至清江浦后,这条街成为城市的主干街道,因其位于里运河之南,故而得名“里河南岸大街”,又名“河南大街”。同治四年(1865)清江浦城建成后,河南大街简称为“大街”,东至东门,西至草市口,宽约3米,仅容人畜及肩舆单行。到晚清时期,以博古巷(今淮海南路的前身)为界,博古巷以东叫“东大街”,以西叫“西大街”。西大街之名始现。

西大街位置图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西大街进行了数次延伸、拓宽和改造。1951年,向西延伸至北门大街(即今人民路),并拓宽至12米,其中车道宽8米、两侧人行道宽各2米。1952年,与东大街一起铺设了沥青路面,为当时市区最宽敞、最平坦的道路。1953年,西大街向西延伸至原清江浦城的西门处。此后又跨过西门桥,继续向西延伸至淮阴发电厂门前。至此,西大街基本成型,总长800余米。

历史上,相较于东大街“清江唯一之闹市”的热闹喧哗、商业繁盛,西大街更多的是这座城市的政治中枢。早在清同治年间清江浦城建成后,清河县署就设在西大街,县署以北不远处是有着“天下粮仓”之誉的丰济仓。民国时期,西大街为淮阴县署所在地。1945年10月苏皖边区政府成立后,边区政府首府——清江市政府公署入驻西大街。新中国成立后至1983年3月,为清江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此外,1937年12月至1939年2月底,江苏省政府临时公署曾短暂设于今西大街西段的淮阴中学北院区。

苏皖边区政府旧址纪念馆

西大街也是一条充满着文化底蕴的大街。大街的东段,有安乐巷、官元坊、草市口、火星庙街、南巷等街巷。安乐巷内曾有一所安乐巷小学,全称“县立安乐巷女子高等小学”,巷子附近有淮安市实验小学,自1948年起就已经在这里,为全市最好的小学之一;官元坊巷内有谢氏宅,乃著名书法家谢冰岩、电影导演谢铁骊兄弟之祖居;火星庙街有京剧“通天教主”王瑶卿的故居。大街的中段,1983年后全市最大的新闻媒体《淮阴日报》(2001年改称《淮安日报》)社搬入,每日从这里发出各类权威的资讯和信息。大街的西段有江苏省淮阴中学,肇始于1902年创办的江北大学堂,至今已薪火相传百余年,为国家和民族培养了数以万计的杰出人才。

江苏省淮阴中学

20世纪50年代,西大街道路两旁种植了很多的梧桐树。到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小树苗已经长成了枝繁叶茂的大树。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进程,服装店、小吃店、手工艺店等很多店铺纷纷进驻西大街,这条街变得热闹繁华。到了节假日,街上更是人头攒动,一片喧嚣。人们三五成群,来这里逛街游玩、吃小吃,再去不远处的清江影都看场电影,去清晏园逛个公园,真是好不惬意。

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随着城市中心的转移,西大街的热闹和繁华逐渐消退,但其生活的烟火气丝毫不减。传统老字号、特色店铺的门前依旧熙熙攘攘,居住在附近的老市民早已习惯了走出家门就能填满饥肠,酣畅味蕾。道路两侧的梧桐树高高地盖过了屋顶,浓荫蔽日的,仿佛迟滞了时光。

西大街两旁的梧桐

2021年起,按照推进老城区有机更新、保护传承好特色历史文化的要求,西大街在保留老街记忆的基础上进行提升改造,将成为展示清江浦乃至淮安记忆的印象文化街。经历过繁华衰落,见证过喧嚣沉寂,西大街依旧谱写着自己的散文诗。

(刘志平)

标签:大街;清江;东大街
责编:王凰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