卯”足“干”劲,跑出乡村学校发展“加速度”
2023-02-17 11:58: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新时代,新征程,新突破!南通市海门区悦来小学全面落实“双减”政策,聚焦“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这个首要问题,坚持“一切标准从高,一切要求从严,一切操作从细”,深化学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优质发展,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区镇品牌学校。

党建领航,夯实思想之基

凝聚党建合力,落实从严治党任务。开展“擦亮党员身份”行动,搭建三维行动支架:带好一个班、教好一门课、站好一个岗,把支部建在班级上,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时期教师的使命担当。

辐射党建能量,创新融合发展机制。让党的领导融入学校治理,核心理念融入教育教学,师德师风融入校园文化。与德育一起,共育良好习惯、共研劳动教育;与教学一起,课堂提效、作业提质、典范提品、课程优化;与教科一起,培塑榜样,提升师能;与后勤一起,坚守安全,依法治校。

德育先行,铸牢育人之魂

锤炼队伍,强化育人全覆盖。一是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不断探索新时代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新机制、新途径、新方法,以“学习理论”“分享经验”“每月例会”“先进表彰”“班主任节”等措施,大力推动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增强他们的职业荣誉感。二是加强心育师资队伍建设,开展心理健康辅导能力全员培训以及德育分管校长、心育导师、骨干班主任的集中培训活动,举办首届“阳光心理运动会”,评选“星级心育导师”。

做细常规,关注育人全过程。一是狠抓习惯养成,落实《悦来小学学生一日常规要求》,细化晨会课程,精心设计晨会内容,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精神早餐。通过“悦悦”特别行动队、导护教师、行政巡查指导,对学生的各项习惯进行常态化监督管理。二是组织评优评先,以文明班队评比为抓手,以养成教育为目的,每月以值周班级检查情况为评比依据,一月一总结,在升旗仪式上颁发流动红旗,表彰优胜班级、优秀班主任,促使其他班级向先进学习,及时查找不足,改进班级管理,营造优良班风,促进育人成效。同时,每月评出班级拼搏之星、每学期评出年级拼搏之星、每学年度评出校级拼搏之星,层层递进,激励悦小学生积极进取,茁壮成长。

丰富载体,确保育人全方位。一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构建新时代学校德育工作体系,把育人工作渗透在各类红色主题教育、文明校园创建、志愿活动、期末庆典、拼搏之星综合评价等方面。二是以环境文化为载体,因地制宜地对班级图书角进行“再设计”,打造一间飘满书香的教室,用一本本经典好书铺就学生的成长之路。三是以素养展示为契机,组织排球俱乐部联赛、寻找未来小作家、数学思维大挑战等活动,做到人人有展示舞台,个个有出彩机会。

家校社协同,实现育人全天候。一是持续完善三级家长委员会制度,细化家校共育委员会章程,邀请家长来校参加家庭教育报告会,让家庭教育更好地为儿童的生命成长助力。二是深入推进“家校社联通”“家长社团”“家访行动”等共育活动,最大限度实现家庭与学校、社会的互动、家庭与学生的互动、家庭与家庭间的同伴互助。三是精心推出“悦馨”家本课程,重点研发低年级亲子阅读、中年级亲子劳动、高年级亲子运动课程,实现亲子共成长。

深耕教学,开启攻坚之旅

扎根课堂变革,疏通教学“堵点”。积极开展“我是新课标主讲人、我是新课标研读者、我是新课标考核者、我是新课标实践者”四进阶行动,助力全体教师精准把握新课标,一起探寻新课标理念下的最优课堂密码。全力践行“学程导航·六学课堂”,以“学科融合”设定内容、以“核心素养”确立目标、以“真实情境”创设任务,形成“学为中心”的教学生态。重点进行“六学课堂·情境导学”课例研究,逐步建成各学科“情境导学”优秀课例资源库。持续开展“六学课堂”全员过关行动。引导教师基于发展学科素养进行教学设计,继续实施大单元教学实践与研究,落实“磨课、晒课、观课、议课”机制,建构常态理想课堂教师分层展示过关机制,充分发挥年级组、教研组、学科组、工作室的作用,利用“每周一课·悦动课堂”进行展示,做到教师常态课达标率100%,优秀率80%以上。深入开展青年教师“课堂消号五点击”行动:点击课堂案情、点击问题台账、点击课堂会诊、点击二轮展示、点击课堂评价,确立“直击课堂、直面问题、建账消号、全面提质”的课堂研修思路,对照区六学课堂评价表中的每个项目进行赋分,最终评定为合格课、过关课、优质课。

推进作业改革,找准问题“起点”。

做到控总量,提质量。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在校内适当安排巩固练习。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不超过60分钟。班主任为作业协调员,统筹协调本班每天作业总量,杜绝作业超量现象发生。完善“预习单+学习单+练习单”的作业体系,积极实施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做到强指导,促规范。学生在校基本完成书面作业,完成率达90%以上。对完成作业有困难的学生开展个别化辅导,力争每天各科作业面批率达20%左右。做到健机制,搭平台。明确作业设计、控量、指导、评改、资源、监管等标准要求,加强作业设计的专题研究与培训,开展“合格作业”全员过关,“优秀作业”全程评比展示活动。

做好延时服务,抓牢成长“节点”。

牢固确立“五育并举,融合育人”思想,分年级、分层次、系统性、个性化构建课后服务课程体系。首先是“健体时刻”,组织学生参与大课间游戏、做室内操、眼保健操等活动。其次是“学习时刻”,鼓励学生在校完成作业,对有需求的学生进行查漏补缺式辅导。再次是“温馨时刻”,根据兴趣选择参与体育、科普、阅读、艺术、劳动、心理游戏等社团活动,真正让课后延时服务成为学生的“趣时光”。

助推课程融合,撬动生命“支点”。丰盈“我爱阅读”书香课程,继续深耕新教育1+N行动,开展跳蚤书市、诗词大赛、现场作文大赛等活动,及时提供阅读成果展示平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评选“书香学生”“书香教室”“书香家庭”。充实“快乐排球”特色课程,调整教材内容,调整内页设计,在“悦来小学拼搏文化课程”研学平台进行及时推广,增加点击率和阅读量,使其成为学生、家长、社会了解学校的窗口,扩大课程的影响力。完善“艾你一生”劳动课程,以“艾草”为主题,带领学生踏上“‘艾’你一生”劳动之旅,落实“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的新时代劳动教育理念。通过“寻·艾草”“识·艾草”“种·艾草”“用·艾草”“品·艾草”,让学生全方位领略中医药文化的魅力和价值,全力培养劳动型、继承型、创新型人才。

立足岗位勇担当,埋头苦干谱新篇!全体悦小人一定会锚定目标,踔厉奋发,在海门教育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上,以更准的定位、更高的要求、更实的措施,紧抓机遇,自加压力,发扬悦小人拼搏进取、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和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合作、特别能奉献的工作作风,精心打造美丽别致的乡村校园,师生成长的幸福家园,努力追求教育新样态,实现学校发展新跨越!

(陆丽利)

标签:课堂;学生;新课标
责编:王凰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