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光初夏,美好日长。为弘扬涟水县“蒲公英”帮教助学志愿服务队的服务精神,促进涟水乡村教育的振兴与发展。2023年5月18日,“蒲公英”帮教助学志愿服务队走进涟水县蒋庵中心小学,开展了“创境生趣 融学共长”为主题的“蒲公英”帮教助学志愿服务队送教活动。
本次送教活动主要分为课堂展示、研讨交流、专家讲座和活动总结四个环节进行。“蒲公英”帮教助学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参加活动,活动还邀请了江苏省特级教师、淮安市教学研究室杨红梅书记,涟水县教师发展中心王玉琳主任,周边乡镇学校语文教师代表参加。
首先是课堂展示环节,执教老师为“蒲公英”帮教助学志愿服务队队员乔兵霞老师、茹雅平老师、孙树钢老师和蒋庵中心小学孙丽娟老师。
乔兵霞老师执教四年级下册《“诺曼底号”遇难记》。乔老师依托教材,创设情境,以任务为驱动,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等方式,凝练小标题,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梳理文章脉络。紧接着,乔老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自主品读感悟,读思结合,通过对环境描写的反复诵读,感受船长高大的人物形象。课堂教学相融,互动共长,学生核心素养有效提升。
茹雅平老师执教一年级下册《动物王国开大会》。茹老师能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创设学习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老虎大王开始,设计了一环环“勇闯动物王国”的关卡,学生在闯关中体会乐趣,在快乐中学习生字,教学和谐融洽。此外,茹老师能结合课文插图,角色体验,引导想象等方式引导学生体会人物情感,进行朗读指导,做到了资源的有效融汇,较好地落实了单元朗读要求。
孙树钢老师执教三年级下册《肥皂泡》。孙老师能充分解读教材,从了解作者冰心入手,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作者文笔的细腻与表达的精妙。在初读文章的基础上,孙老师通过儿歌帮助学生疏通阅读障碍,理清课文脉络。在学习“吹肥皂泡”部分时,孙老师能合理配置课堂时间,给学生充足的学习时间,他引导学生自主圈画动词,关注连接词,在不断地朗读中体会作者语言表达的秘钥。在小组合作和学习支架的助力下,学生能创造性地将“吹肥皂泡”的过程清楚讲述,有效地落实了教学目标。
孙丽娟老师执教五年级下册《田忌赛马》。孙老师开门见山,以“读书贵能疑”启迪学生从课题入手,大胆质疑,激发学生探究意识,关注学教有效融合。孙老师通过创设情境,带领学生穿越到两千多年前的赛马场,紧紧抓住赛马过程中田忌的不同表现,层层推进,引导学生发现孙膑计策的高明之处,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是一节精彩、有趣的语文课。
课堂教学展示结束后,蒋庵中心小学的席艳主任和“蒲公英”帮教助学志愿服务队队员樊明铭等老师就课堂教学分享了自己的学习收获。席艳主任紧扣单元主题“思维”一词,从“质疑课题引发思维”“把握人物关系发散思维”“感悟语言特点拓展思维”等三个方面评价了《田忌赛马》一课的教学。樊明铭老师围绕《肥皂泡》一课教学进行了交流分享。他认为孙老师能对文本进行充分解读,借助课后习题巧搭学习支架,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同时孙老师能关注到学生语用能力的培养,值得大家学习借鉴。
研讨交流后,江苏省特级教师、淮安市教学研究室杨红梅书记对涟水小语人的辛勤付出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围绕本次活动主题做了题为《创境 生趣 融学 共长——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课堂的构建与实践》的专题讲座。杨书记指出,小学语文教学要转型,开启“新”征程;升级,探寻“新”路径;精耕,构建“新”样态;赋能,打造“新”格局。教师要转变视角,明白教学是为了教会学生学习,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只有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才能让学习真正地发生在学生身上。
最后,县教师发展中心王玉林主任围绕“感动”“感谢”和“期盼”三个词,为本次送教活动做了总结。本次送教活动由“蒲公英”帮教助学志愿服务队负责人卢梅英老师主持,送教活动后卢老师对志愿服务队近期工作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对下一阶段的工作任务进行了布置。
淡能致远,历久弥香,在此次送教交流活动中,专家的点拨与同伴的分享让所有老师收获了满满的经验,为我们积蓄了更多的力量。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教育深度交流,蒲公英的种子也将播撒到涟水的每一所学校,呵护孩子们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