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运输中,火车载货卸货后需要进驻编组站进行解挂与重组。而减速顶一般安装在编组站的钢轨边侧,通过滑动油缸帽头与车轮接触,对溜放车辆进行减速,是溜放车辆“刹车调速系统”。2020年,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陈涛观摩了“正大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实战营销大赛总决赛,并意外上镜中央电视台。看着选手们在赛场上奋勇争先的样子,年少的陈涛也种下了一颗创业的种子。
后来,在一次南京东站参观过程中,陈涛对轨道旁的“蘑菇头”产生了兴趣,在与车站工作人员的交流中,陈涛知道了这个“蘑菇头”的专业名称叫减速顶,而在铁路行业中,从事减速顶检修的工种正与陈涛所学的高速铁道工程技术专业相吻合。车站人员热情地告诉他,眼前的这个“蘑菇头”虽然能对驼峰溜放车辆的速度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但它需要人员一个一个检测,才能判断它是否需要维修,工作量很大。如果对减速顶检修不及时,将对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带来隐患。
在接下来的实训学习中,陈涛更是感受到了检修减速顶工作的辛苦与不易,同时他也心生疑问:现在互联网如此发达,难到不能将其应用到减速顶,通过后台实时监控它吗? 带着困惑,陈涛通过市场调研了解到,目前仅仅铁路行业,就安装运用各类减速顶达100多万台,但是针对各类车重车速工况,尚未有企业能够生产出实现无级调控临界速度的智能化减速顶产品。“当时还大一,想着在大学里面做些有意义的事情。”陈涛说。就这样,这颗创业的种子开始在这个不到20岁的小伙子内心发芽。
通过查阅资料、走访现场,询问老师,陈涛了解到利用高性能磁流变液,可以通过调节动力粘度,进而输出实时自适应“刹车制动力”,使列车智能减速;并将回程阀、速度阀、压力阀合而为一,这样既减少设备损坏率、降低了工人的维修压力,也可以通过后台实时监控减速顶的使用情况。
创业路上离不开团队的支持。在大学里面,陈涛遇到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怀有创业梦,成立“速控科技团队”,各司其职,发挥专长,心往一处使。
想法总是美好的,但是实践起来却十分艰难。“一开始,我也不知道怎么解决这一问题,感觉就是纸上谈兵。因为技术、资金都十分缺乏,我们团队甚至想过解散,但是看到积累的一些成果,大家还是想咬咬牙,一起扛了下来。真的很难忘当初大家一起奋斗过的样子。”陈涛回忆说。
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和指导老师的帮助下,历经两年上百次的失败,第一代磁流变智能减速顶终于研制成功。“我们的产品可实现驼峰调车全工况条件下的全自动实时调节,通过产品实时自我反馈,全天24小时自检,真正做到了低人工、全自动,为‘铁路货运、安全优质’保驾护航。”陈涛介绍到。
在一代产品的基础上,团队成员又对装置的供能系统进行优化,利用光伏互补备用电源系统,全天24小时不间断能源供应保障防止突发事件诱发事故,保障铁路全天候安全工作能源环境。
看到种子长成了幼苗、产品逐渐走向成熟,他们加快了前进的脚步,将研制出的基于智能材料的多级调速的减速顶及系统放在铁路编组站进行测试,并取得圆满成功。他们的产品效率高、成本低、安全强,并且得到了众多试用企业的高度评价。”
目前“速控科技”团队,共有6名核心成员,均是南铁院在读学生。在不断努力下,团队已经于今年5月成立公司,已申请专利5项,并得到了南京东站的技术支持,与芜湖东站等单位达成投资意向。在2022年互联网+大赛中,“速控科技”团队冲突重围,将代表学校参加省赛决赛。
陈涛说,团队还将继续努力,不断改进产品,以专业的服务、过硬的技术为铁路建设与发展贡献力量。(记者 李艳玲 通讯员 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