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强国”的战略目标,对轨道交通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多措并举,通过书证融通、技能竞赛、文化熏陶让青年学生自觉践行工匠精神,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
践行书证融通 助力协同育人
“在面试过程中,面试官询问了在校期间的学习情况以及是否拿到相关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我一一介绍了一下,最终顺利被录用!我感觉参加职业技能证书的培训以及考试,会让自己的专业能力更适应岗位要求,去应聘的时候底气也更足一些!”刚刚签约上海铁路局的段晴龙同学说。
近年来,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紧随轨道交通产业绿色智慧发展步伐,精准对接高速铁路企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通过建机制、强载体、育师资、重融通等系列举措,构建“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有效模式,在推动标准落地、引领教学改革、促进书证融通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学校现有“1+X”试点项目23个,试点专业19个,占学校专业总数47.5%,2022年计划考证1100人,目前已考核502人,通过462人,通过率92.03%。学校动车组检修技术专业立项江苏省首批1+X证书制度典型专业学分互认试点。
为促进学生切实提升专业技能,根据学校“金课”建设要求,学校专业群全面推行线上线下基于典型工作任务的行动导向模块化教学改革。课前线上明确学习目标,引导进入学习情境;课中线下讲授关键知识,示范核心技能;课后线上拓展能力,引导学生完成具有高阶性、创新性、挑战度的拓展任务和单元评价。有关专业对接高铁产业需求,将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企业生产实际案例引入课程,开发建设工作手册式、活页式等新形态教材。对接高铁岗位工作过程,校企共同开发课程资源、共同设计施教方案、共同承担课程教学。学校与南京地铁集团共同开展南京地铁职业技能鉴定体系的开发工作,共同制定岗位职业标准、鉴定要素细目表、题库、培训教材与培训规范,填补了行业空白,有力提升了校企双方在各自领域的综合影响力。
坚持以赛促学 提升职业技能
在南铁院师生的朋友圈里,大二学生李梓贤更换客车闸瓦的视频被大家争先转发。在学校“技能竞赛与科技创新月”的铁道车辆专业技能比赛中,他凭借着娴熟的技术与沉着的心态,从25名选手中脱颖而出,以48秒56的成绩打破了保持了多年的学校记录,成为同学们口中称赞的“宝藏男孩”。在南铁院,有多位像李梓贤一样“因赛出名”的同学。
为了实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改,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国家级、省级技能大赛,并结合学校每年11月开展的“技能竞赛月活动”构建国赛、省赛、校赛三级竞赛体系,有效推动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在2022年的“技能竞赛月”活动中,学校共组织开展了52个校内赛项,覆盖80%以上学生。“学校各类技能竞赛,都是对标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以及职业院校技能竞赛的赛项规则,并按照企业岗位能力标准体系进行考评,通过这样的竞赛能够让学生直观了解岗位技能要求,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学习与职业目标……”机车车辆学院李纯老师介绍。
除了组织开展校内竞赛,学校还积极承办2022“江苏工匠”岗位练兵人工智能训练师职业技能竞赛、江苏省交通运输行业城市轨道交通行车值班员职业技能竞赛等多项省级竞赛活动。在比赛中,将轨道交通行业人才需求、产业新兴技术融入比赛内容,不仅为师生、企业员工提供了检验技能、切磋技艺的舞台,同时也推动轨道交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紧密融合。
在以赛促学推动下,2022年南铁院学子在各类技能竞赛中表现优异,获得国家级二等奖 1 项,三等奖2项,省级一等奖 5 项;在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全国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在全国电子设计竞赛中,连续13年获得省级一等奖;在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得全国二等奖1项。
强化文化熏陶 营造良好氛围
“因为有千千万万个你们,我们的道路无限光明!”学校原创微电影《同行》中的这句台词,让许多南铁院的师生印象深刻,颇有共鸣。该片取材于校史,通过《烽火》、《铁色》、《传承》三个篇章讲述几代南铁人在救国、报国中践行“求真励行”校训,投身祖国铁路建设发展事业,用行动书写下“与中国铁路同行、与时代同行、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脚步同行”的动人故事,彰显了学校特色文化,获评江苏省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活动一等奖。
长期以来,学校以文化铸魂工程提升育人实效,不断创新文化育人载体,打造由“铁色课堂、铁色管理、铁色实践、铁色文艺、铁色环境”支撑的“五铁”载体,推动文化育人工作落实落地、提质增效。对接特色文化育人目标,传承铁路文化和铁路精神,培育学生“铁”的特质;融汇校企优秀文化育人资源,强化校企文化深度融合,提高人才培养适应性,提升企业文化育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集成文化育人功能,引导校企在文化育人工作中遵循“浸润、习得、践行”规律,激发特色文化自身的育人动力;贯通人才培养的不同时间空间,拓展文化育人的方法手段。学校坚持“三个贯通”,打造“五铁”育人载体,即:贯通学校文化建设各层面、学生成长发展各阶段、教学管理服务各环节,融通“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的“铁色课堂”,实施“日常半军事化+职业素养训练”的“铁色管理”,开展“校内实景+校外实境”的“铁色实践”,打造“原产原创+传承传播”的“铁色文艺”,建设“显性物质+隐性元素”的“铁色环境”,五大载体协同发力,为在校园中厚植工匠精神提供了丰沃的土壤。
在校企文化研究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学校文化建设结出了丰硕成果,出版《江苏铁路发展史》、《江苏铁路百年》等铁路文化研究专著,为江苏铁路文化研究作出了贡献;“百年铁路”立项为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成江苏铁路教育馆、铁路文化发展研究院,成功入选全国铁路科普教育基地、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秦淮灯彩非遗文化传承创新工作坊被列入江苏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学校师生作品在全国、全省网络文化节中获奖二十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