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网讯 为了让学生们度过安全、快乐、健康的暑假,培养青少年法治意识,提升他们的法律素养,树立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的荣辱观,做一个遵纪守法、奋发有为、不负韶华好少年。7月15日上午,南京铜井司法所走进江宁区铜井初级中学为近700名学生开讲一场精彩法治讲座,做到“四个找准”,成效明显,受到全体师生极大欢迎和点赞。
一是超前谋划,找准学生普法方向。青春期的孩子教育十分关键,法律知识学习对他们来说也是十分重要,不能正确引导,有可能成为失足少年。为鼓励他们学习文化知识,崇尚法治,远离违法犯罪,正确维护合法权益,确立思想向善、行为向上、行动向爱等合理的普法专题,逐步树立学生们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二是多方调研,找准学生普法所需。为了更好讲好一堂法治课,讲座内容对学生们来说,其要有实用的效果,并让他们有共鸣、有警醒、有体悟。该所陈志文副所长通过联系学校多位老师,了解当前学生存在的问题,琢磨、分析和思考它们,就问题找准学生普法所需,切实让法治教育起到护航青少年成长作用,为社会和谐做贡献。
三是联系实际,找准学生学法兴趣。现实生活和通俗易懂法治案例更能吸引青少年听法治课,为了让学生们真正受益,默化于心,找准学生学法兴趣,陈所长为学生准备了孩子不愿和父母交流等3个生活问题,用直观说法向他们讲解,要求他们对照问题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让孩子明白学法必要性,遵纪守法的意义,倡导孩子尊重生命、尊重健康、尊重父母和尊重别人,学会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风气对自身的侵袭,远离违法犯罪,树立高尚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反响结果,找准检验普法效果。每场法治讲座是否达到预期结果,找准检验普法效果是离不开大家真实的评价和落实,为了得到检验,陈所长在法治讲座中设置向父母讲一个父母为我难忘的事和我为父母做一件事的作业,从而唤醒青少年心中那份感谢和感恩,播撒法治希望;同时“小手拉大手”共同学习法律,携手共筑平安法治梦。(陈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