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科院南京金石传拓分社—传承非遗之美,拓印百年征程
2021-06-03 13:57: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金石传拓是一项历史悠久的非遗技艺,流传至今,为中华文化的活态传承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近日,这项传统技艺在金陵科技学院艺术学院毕业展中“走红”。展览作品《军功章》《路》将红色基因注入传统拓印文化,独具审美风范,收获广泛好评。这些精美的传承之作均出自学校特色学生社团—南京金石传拓分社。

传之有道育匠人

2019年,在南京金石传拓社的支持指导下,学校艺术学院成立了南京金石传拓分社。社团成立以来,南京金石传拓社执行社长、非遗传承人持一老师定期在学校开展传拓艺术学习教学实践,带领青年学生走进非遗文化,品味传拓之美。

“首先要将拓印对象的花纹和文字剔刷清晰,用大小合适的宣纸敷盖,再将纸微微润湿,蒙上一层软性纸,用鬃刷轻轻敲捶。之后除去最上面的纸,待到宣纸干湿适中,用拓包蘸适量的墨或朱砂,在纸上轻轻敲打,最终形成拓片。”在持一老师的传拓课堂上,他细致讲解传拓步骤及各类专业工具的使用方法。在他的带领下,学生们沉浸于纸墨间穿越古今的美妙互动,逐渐掌握了

扑墨、擦墨等拓印技法,勇于进行传统拓印技艺融入现代艺术创作的创新探索。

据了解,近年来,社团植根于南京传统地域文化,相继开展了古树名木拓印、中华门城堡明城墙拓印、城跡拓印等特色拓印项目。2020年,社团在老门东举办了“城跡·沉跡”拓印作品展,为留住南京城市文脉贡献了力量。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社团师生聚焦“四史”主题,创新呈现出《军功章》《路》等红色力作。“我们希望以艺术之名传承精神谱系,拓印党的百年历程。”持一说。

古今融合载精神

展厅中,一排排熠熠生辉的军工章拓印作品在灯光的映照下,庄重夺目,无声诉说着一段段峥嵘岁月。民族英雄淞沪抗战纪念章、华北解放纪念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纪念章、解放西藏纪念章、劳模奖章……从烽烟四起的战争时期到筚路蓝缕的和平年代,跨越时代的功勋奖章铺开了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2019年,艺术学院工业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等专业的同学组成了创作小组,他们从市场和藏家手中搜寻获得了用来拓印的各类奖章。借助扑墨技法,团队首先将纪念章拓印在小型宣纸上,然后再借助现代工艺将拓片进行放大微喷,最终获得了长66厘米,宽92厘米的衍生图样。指导老师王佳春说:“拓印时,我们使用了朱砂作为拓印呈现的原料,贴合红色主题,确保作品感染力。”

借助建党百年契机,今年,团队重新创作了8副军功章拓印作品。目前,系列作品的总数量为20副。《军功章》清晰呈现着奖章的形状、文字与纹路,历史气息厚重,传递出老一辈共产党员的奋斗精神、建设精神。青年学生于作品中汲取了信仰的力量,校准了前进的方向。

贴近历史拓印迹

位于南京市江宁区湖熟街道的杨柳村,始建于明万历七年,拥有一批被当地人称为“小九十九间半”的明清古建筑群。高宅深院之间,青石铺路,条石为阶,清洁无泥,古时有“青石墁地石门楼,走进杨柳不粘泥”的说法。这样一个端庄秀美、具有独特江南气韵的古老村落,在抗战时期曾是革命根据地。

《路》的创作团队选择了杨柳村明清古建筑群的石板路作为拓印对象,并将其取名为“杨柳不粘泥”。金石传拓分社社长、团队成员倪悦说:“杨柳村留下了革命英烈们浴血奋战、顽强拼搏的英雄足迹,我们希望以拓印的形式缅怀他们,用传统艺术保存这份红色记忆”。

拓印石板路,相较于复刻印章而言工程量更大、耗时更长。在拓片制作过程中,团队还遇到了大风天气。倪悦回忆道:“宣纸好不容易沾湿覆到石板路上,还没等我们拿起鬃刷,纸就被风开了,我们尝试了多次,才完成了拓印工作。”在克服重重困难之后,团队最终完成了长1400厘米、宽150厘米的巨副拓印作品,杨柳村那一段段尘封的抗战往事跃然呈现于纸上。

青春向党,步履不停。据了解,金石传拓分社的社员们近期正在申请“江苏省艺术基金”,计划筹备“伟大的印跡—金石艺术展”。展览将以红色地标中的特色元素为内容创作载体,通过实物拓印展、影像展、现场互动等形式生动再现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以实际行动献礼建党百年。(通讯员 郭晓)

标签:拓印;金石;军功章
责编:宁晨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