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文化兴 重温金陵“梦”
——“阅美南京”走进新华全媒体艺术馆
2023-02-15 09:31:00  来源:江南时报  
1
听新闻

红楼如梦,百转千回。台上,名家学者旁征博引,从人性与美学角度解析金陵世家兴衰荣辱;台下,观众们如痴如醉,沉浸在红楼梦幻世界中。

管云林(左)为潘知常(中)颁发“阅美南京特聘公益导师”证书

2月14日,以品文都、诵经典、爱南京为主题的“阅美南京”第四期活动走进新华全媒体艺术馆。本次活动聚焦“《红楼梦》与南京”,邀请当代著名美学家、红学家、战略咨询与策划专家,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美学与文化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潘知常担任领读嘉宾;南京市越剧团副团长,国家一级演员,第30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李晓旭担任品读嘉宾,带着观众精读红楼名篇、寻访金陵记忆。

开言不谈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刚刚过去的2月12日是曹雪芹先生逝世260周年。在今天这个以爱为名的特殊日子,我们于此共赴红楼之约,既是表达对伟大文学著作的敬意,也是再次向世界文学之都致敬。”青年学者、“阅美南京”主理人、活动主持人周学介绍了本次活动的主旨。

潘知常(中)向南京市朗诵协会会员赠书

作为红学专家,潘知常从“南京的骄傲”“从南京出发”“《红楼梦》中的‘南京情结’”等多维度,深入浅出阐释了《红楼梦》与南京千丝万缕的联结。

千年历史的金陵涌现出浩如烟海的文学著作,而《红楼梦》正是南京乃至中国古典文学王冠上最璀璨的明珠。江南时报记者了解到,《红楼梦》五大书名中,《石头记》《金陵十二钗》都与南京息息相关;全书共直接提到“金陵”(或南京)25处;前八十回便出现了1200多处南京方言,“韶”“安生”“多大点子事啊”等常用语在书中比比皆是……

潘知常正在为读者签名赠书

“《红楼梦》蕴含了我们中华民族最伟大的哲学,而它的发源地南京,在中国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中也多次发挥过至关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潘知常感叹,走在南京,就是走在红楼记忆里,走在历史文化中。

潘知常教授的精彩领读,引发了现场经久不息的掌声。“百年穿越觅知音,举世无双述古今。点检人间多少事,玉壶俗骨一同斟。”江南时报社社长、总编辑,新华文投总经理管云林用一首《七绝·重读红楼》对潘知常的精彩分享表示感谢,并为其颁发了“阅美南京特聘公益导师”证书。

李晓旭(右)邀请观众上台互动

品读环节,“梅花奖”得主李晓旭介绍了越剧《红楼梦》的前世今生,并邀请观众上台互动共同演绎,将现场热烈氛围推向高潮。她表示,由艺术大师徐玉兰、王文娟演绎的越剧《红楼梦》,让贾宝玉、林黛玉跳出书本,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是一座难以逾越的艺术高峰,起到了承前启后的示范作用,值得每个人用心品味。

“当时这部越剧火遍大江南北,我的母亲深深迷上了《红楼梦》,跨上自行车一连跑了7个村,只为现场感受艺术家们的风采。”李晓旭笑着说,自己学会的第一句越剧,便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未来还要继续发掘传承创新古典文学、传统戏曲等艺术瑰宝,让古老的中国文化焕发新生。

本次活动还邀请了南京市朗诵协会的曲京春、季旭青、乔薇、杨李兵等嘉宾,以声情并茂的朗诵再现红楼名篇情节。作为现场观众,南京大学哲学系高同学向江南时报记者表示,现场嘉宾对《红楼梦》深入浅出的品读、精彩纷呈的演绎,让她对南京文化和红楼文化的了解更加深刻。“这次我是慕名前来,虽然路程有点远,但来到现场看到环境优雅、人潮涌动,我感觉不虚此行,满载知识和喜悦而归。我认为优秀的文学经典需要传递和诠释,‘阅美南京’则是展示这些作品的窗口和平台,潘教授的品读将文学经典《红楼梦》生动展现,引导我们去深入理解思考。”

现场观众认真聆听,气氛热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为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指明了方向。此次“阅美南京”活动通过“领读”环节知识普及讲座和“诵读”环节语言艺术活动的有机结合,充分感知文都南京深厚的文学积淀,赓续千年文都的阅读传统,为促进“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贡献力量。本次走进新华全媒体艺术馆,也是该品牌活动首次与省级媒体所辖的专业艺术平台进行合作,现场文化艺术氛围浓郁。

李晓旭向江南时报记者表示,本次活动巧妙地融合了艺术与文学元素,令她感受到浓厚的人文氛围。看到馆内正举办的“玉兔迎春”2023全国版画名家生肖贺岁展,李晓旭说:“我本身也是属兔的,今天能在现代化的艺术场馆中欣赏到如此多名家的匠心之作,作为南京人,我倍感温暖。我们成长在这座城市,受到了金陵无处不在的培育滋养,也希望继续传承弘扬世界文学之都的文化魅力。”

(江南时报记者 姬传涛 张姣姣 视频摄制 张睿恬 潘浩东)

标签:红楼梦;南京;红楼
责编:王凰
上一篇
下一篇